东契奇在本赛季遭遇了严重的瓶颈,球队战绩不佳的主要原因,就是进攻过于依赖他一人打,其他四人只是“看戏”,缺乏有效支援。他打不了无球,防他的人也容易找到破解办法,这让球队一胜难求。
“1个打”指的是东契奇几乎包揽了球队大部分的持球进攻。他负责运球推进、组织以及最后的终结,每次进攻基本上都是以他为核心展开。这种打法的好处是能集中球队火力,但弊端同样明显,尤其是无球能力的短板,让他在不持球的情况下威胁骤降。
在高强度的对抗中,东契奇需要面对包夹、防守人提前卡位切断线路的情况。一旦被迫交球,他在无球状态下缺乏跑位和掩护配合,很容易被防守人“放掉”,变成场上的隐形人。对手研究这一点后,防守策略就很简单:掐断他的持球发起点,其余人照顾外线投射就够了。
这种打法导致东契奇体能消耗很大,每逢关键时刻容易力不从心。而且一旦他的投篮手感不佳或者传球被限制,球队立刻陷入停滞,没有第二核心替他分担压力。“1个打”的问题就在于,这不是长久之计,更不利于季后赛的高强度竞争。
更致命的是,东契奇如果提前出球,缺乏利用空切、挡拆无球反跑等手段去二次接球,他就站在外线等待,这让本来就紧张的进攻节奏彻底失衡,对方防守可以轻松转换。无球弱点被无限放大,也让他的得分效率下降。
“4个看”是指在东契奇持球时,其他四名队友更多是站在外围看他单打。没有积极的跑位,没有挡拆和掩护,也缺少无球切入,导致防守方几乎不需要做复杂的轮转。这种静态的进攻,让对手可以集中防守资源盯住东契奇。
在这种情况下,队友的存在感被削弱,只是进攻的旁观者。一旦东契奇被防住,其他人临时接手进攻的能力有限,更多时候只能在24秒快到时被动出手,命中率也很不稳定。长此以往,全队形成了依赖东契奇的惯性思维。
这种“等着看”的配合模式,很容易被对手限制住节奏,同时也让球队的战术库显得单调。没有往内线的突击,也缺乏中距离的多样化进攻方案,外线投射则是看手感吃饭,遇到强硬防守直接崩盘。这是球队战绩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另外,“4个看”让东契奇在场上的心理压力倍增。每次球权几乎都必须由他来推动,哪怕状态不佳也得硬扛,这对心理和身体都是巨大消耗。他无法在无球的体系中喘口气,队友也得不到磨合战术的机会,时间一长,阵容凝聚力下降。
如果“1个打”与“4个看”的模式持续下去,对手几乎不需要复杂的战术布置,就能让东契奇陷入困境。一旦他的无球短板被利用,防守就简单到令人意外,结果就是球队继续在胜利的门槛外徘徊。
要改变现状,必须让东契奇适应更多无球打法,同时让队友参与到真正的进攻中。只有破除这种单一模式,球队才有机会摆脱一胜难求的尴尬局面。
东契奇如果不能补上无球能力的短板,“1个打,4个看”的顽疾不去,球队的未来依旧充满不确定。